近来在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就业整体难的大环境下,社会对海归的就业竞争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上唱衰留学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典型的话题如:“留学花费上百万,月薪不过万;海归在就业上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让大家难免会心生疑虑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那么今天我们就结合时下的数据和留学政策,展开讨论留学是否真的“遇冷”?
I.中国留学情况分析
根据全球智化库(CCG)发布的《2023-2024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最新变化。报告亮点:
第一: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源国,2021年中国在海外留学的学生数量比第二名的印度多一倍多。
第二: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目的地将更加多元更加广泛,2022/23学年中国仍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新西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国际学生第一大来源国,中国在欧洲及“一带一路”国家留学人数有所增加。
第三:中国学生留学专业选择仍以STEM领域为主,选择商科的热度持续减少。
第四:中国留学人员环流趋势日渐明显。
第五:留学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仍是我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成长的重要渠道。
第六:留学人员积极参与和推动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
第七:留学人员在民间外交、人文交流方面将发挥更重大的作用。
II.留学人才就业支持
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都会针对优秀的博士海归留学生发放奖学金。只要海博毕业准备回国,就能提交材料领取6000美元,约4.3万元人民币,特别优秀的可以领取1万美元,约7.2万元人民币。
国家留学基金委还在2022年9月17日推出了“国家留学人才就业服务平台”。平台中大多数招聘单位都是含金量高、有保障的企业,其中高校科研院所占18%,事业单位占10%,国企占36%,民营企业占27%,双创企业占9%。这类由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与留学人员共同参与的国家级留学人员引才服务平台,对留学生归国就业提供了许多机会和便利。
III.落户政策
为更好吸引留学人才到本地城市发展,很多一线城市都为留学生提供了友好的落户优待政策:
在上海,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在获得城市全职工作后立即申请永久居住权。排名51至100位的大学毕业生在缴纳六个月社会保险后也可以申请。上海还有激励措施,如浦江人才计划,这不仅吸引了科技人才,还为海外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者提供了从30万元人民币到50万元人民币的重大财政支持。该市还与猎头公司合作招募海外人才,并通过减免或推迟租金等措施帮助海外毕业生在工业园区创业。
北京推出的政策重点是发展计算能力、数据、模型、场景和法规,以促进其核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这些产业的年增长率达到10%,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并大幅提升相关产业的规模。这样的举措为寻找在高科技和创新产业工作的归国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深圳接下来几年的行动计划集中在提升智能计算能力集群,加强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中度,丰富数据和人才供应。这些举措表明,该市致力于为归国人才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特别是在高科技行业。
这些城市为归国人才提供的薪资具有竞争力,其中深圳、北京和上海提供的平均年薪最高。这些城市的归国学生的工作满意度也很高,这表明归国人才不仅重视财务利益,还重视他们在这些城市找到的职业生活质量、成长机会(Yicai Global)(Yicai Global)(People's Daily)。
IV.生活及住房补贴
为了能够吸引归国留学生人才,各地还推出了各种住房及生活补贴政策。
广州黄埔区,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可获得2万元生活补贴,而硕士生、博士生更是可获得3万元和5万元的补贴;杰出人才、优秀人才每年津贴最高20万,连发三年,每月最高有1万元住房补贴。
南京,留学回国人员本科每人每月生活补贴600元,硕士800元,博士2000元,累计不超过36个月;租赁补贴本科每月600元、硕士每月800元、博士每月2000元,可连续领取5年。
郑州,世界前200大学的同学可申请人才专项,每月博士毕业生1500元、硕士1000元、本科500元。
V.留学生创业支持
为了进一步激发留学生回国创业的热情,政府为归国留学生提供从政策到资金的全方位创业扶持。
上海
符合上海浦江人才计划的留学生可获50万资金支持;创业人才在上海浦东新区可享受15万无息贷款。
北京
留学人员在创办企业时,可享受无需户籍限制、10万元企业开办费等优惠政策,更有“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奖”和“归国留学人员创业专项资金”提供支持。
深圳
留学生创业园的海归企业,可一次性获得创业前期费用补贴5-15万元;留学生创业园从事科研开发的海归企业,且经认定为高新技术项目的,可一次性获得科研启动经费:10-15万元。
成都
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在成都创业,为所创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可申请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最高可享受50万元的资助。
结语
综上所述,介于国家对于留学政策的大力支持,所谓的“留学无用论”其实就是子虚乌有。海归在就业上依旧充满竞争力。而出国留学的价值绝非是可以用金钱进行衡量的;教育与开阔眼界永远都是最值得投资的奢侈品。由于目前国内国际教育的话语权多由机构主导,而对于社会上国际学校价值的否认都是由这些机构在进行主导的,里面其实都是商业利益诉求。
留学经历远不止是一纸文凭,它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知识探索和个人成长的旅程。在国际教育里,学生不仅学习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跨文化沟通,培养国际视野,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些技能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传授的。留学并不是简单的学术追求,而是一种生活、学习和思考方式的转变。出国留学为学生提供的不仅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更是引导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桥梁和探索者。留学能带给学生的,是人生的无限种可能。